您当前位置:宏博幼师 >> 新闻频道 >> 幼教论坛 >> 浏览文章

幼师如何有效预设教研目标重点

宏博幼师 2012-7-30 10:02:05
相关导读:

【前言】   随着本园教研地不断深入和各教研组现存问题的迫切需要,将“三段式教研”引入园本教研中,即园大教研组引领、各年级组细化研究、备课组实践跟进,这样一种具备新幼特色的教研模式,为各教研

【前言】
  随着本园教研地不断深入和各教研组现存问题的迫切需要,将“三段式教研”引入园本教研中,即园大教研组引领、各年级组细化研究、备课组实践跟进,这样一种具备新幼特色的教研模式,为各教研组组长探索专业化教学研究之路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实践中,我感到“三段式教研”不仅贴近教师教学研讨实际,也构筑了我园园本研究的特色,深化和拓展了教研活动的针对性,而且各组在大教研引领下针对自己组内的情况,对同一个议题又有不同的思考与设计,组内教研资源共享的同时,关注到了各组教师之间思想的融合,年级组共存问题又将成为大教研组继续引领的方向,这种教研的良性循环目前成为了幼儿园教研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感召,下面就我大班组教研中的一次研讨纪实《如何有效预设目标重点》来作进一步的阐述与思考。

【本次教研专题的确立】

一、感悟、理解大教研的培训内容
  1、大组教研内容:《解读目标内容,分析活动价值》
  2、教研组长在大组教研前的预习:
  作为教研组长,我学习了《衡量目标的达成度看什么?》《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目标的提出和撰写》《教学目标——集体教学的第一智慧》等相关针对性的文章,并将关键内容梳理出来。
  3、领会大教研培训中的关键内容:
  Ø 目标的重点突出,不空乏过大。
  Ø 目标三唯特征的综合体现。
  Ø 目标注意挑战性和发展性。
  Ø 目标的文本结构。
  Ø 目标的一思、二定、三斟酌

二、教研后内化大教研中的研讨点:
  1、再次熟悉理解关于目标制定的相关内容:
  反复翻看教研记录,对其中的一些关键字与关键句进行内化理解,如:目标重点具体是指什么?目标的一思、二定、三斟酌要用到老师日常的备案中到底怎么执行?针对具体涉及到的培训内容再去寻找了相关的信息,如:区学科带头人潘晓敏关于“目标制定的重点价值判断”地阐述;相关课例《四等分》的目标制
  定等。
  2、寻找教师具体问题与研讨点之间的关系
  Ø 随堂活动检查:
  针对教研内容,进行了对组内两位老师的随堂活动检查,两个活动分别是《四等分》和《大叔的朋友》,发现共性问题是活动容量大,重点不突出,而在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一位老师向我提出了问题“目标必须有一个重点吗?”,说明老师在制定目标时,目标重点意识不是很清晰,对重点的把握是混沌的,必须理清老师的思路。
  Ø 开展了备课本交换日:
  老师们对备课中目标的制定进行分享学习,发现各自在目标制定中的优势与不足,提出自己的困惑与思考。我则针对大教研中涉及到的对目标的要求,罗列出大家共同的优势,发现在目标制定中共同的缺陷是目标重点不突出,要么重点内容多(这样的老师居多),要么无重点,目标表述模糊。

三、确立年级组教研专题:
  1、分析确定教研专题
  从随堂活动检查和备课本中目标的检查分析,发现组内教师共同存在的一个问题是预设目标重点上不突出,导致环节容量大,课时时间长,违背了孩子的学
  习特点,所以“如何有效预设目标重点?”的研讨、思考显得刻不容缓。
  2、业务园长指导教研计划
  自己将《如何有效预设目标重点》的专题研讨作了流程地设计,业务园长进行指导,其中对“目标重点的阐述”的提升作了提示与帮助,并根据目标重点地确立,提供了相关的学习文章,并对重点章节予以解释,帮助我理解。
  3、教师对研讨专题的预习
  在教师人手一本的“教研记录”上,贴上年级组将要进行研讨的议题及相应的要求,给于要分享的案例《大叔的朋友》进行提前思考。

【分析与思考】
  作为教研组长,当大教研研讨前就把关于目标制定的专题培训内容都自行了解后存放在心里是至关重要的,弥补了自己在现场研讨时理解的不足,拓宽自己分析研讨内容的思路,所以一接触到这个培训内容,我就能及时进入状态,就象遇见了旧友一样再一次去深入地了解,当大教研对目标的制定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研讨时,我就能用比较科学的概念来进行分析阐述。
  而整个培训过程就象是一节精彩的活动,教研组长应该与其他老师有所不同,积极参与的同时,对每一个环节内触及到的新内容要真正的理解,掌握重点。所以一边在听的时候,对每环节的培训内容先要在自己的大脑中进行教研框架地预演是很重要的,并要从自己的记忆库中寻找平时的实践来即时验证学习的内容,从自己曾出现的问题来寻找与培训内容相链接的价值点。
  一线教师从事教研的重点并不在于对教学理论的研究,而是侧重于对教的问题和学的问题的研究。这就要求我将研后跟进做到实处,将观摩老师后出现的问题罗列出来,再重新审视大教研,思考问题与培训点的关联,找到大组培训内容影射出的最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初步拟订年级组教研中的案例,在多方面的准备充实后制定教研计划。所以说,制定教研计划可能两个小时就完成了,但是内化、理解是有一个过程性的,必须要有这样一个思考准备期才能真正发挥教研的效用,但也基本在大教研后五天内解决,所以紧凑而有效。我想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组内的教研本本化,让教研更带有操作和运用性。

【本次教研专题的关键环节】

一、研讨主要流程:
  分享目标制定的优点与不足 → 案例研讨“大树的朋友” → 教师分享备课本中关于目标重点的问题

二、重点流程:案例研讨“大树的朋友”
  用图示法交流“啄木鸟”涉及的价值点(知道围绕一个内容可能会产生很多有效的价值点可被我们在教学时选择利用。) → 案例中的活动目标重点是什么?(知道找到教学内容的价值点后,一定要找到本次活动需达成的核心重点,站在孩子已有经验基础上化成目标重点。)→思考讨论:目标中的重点必须是一个吗?(知道重点多,一定会环节内容多,时间冗长。)
  【教研镜头一】
  在进入案例研讨的环节后,针对案例就“目标中的重点必须是一个吗?”启发老师进行讨论,一开始老师们着实沉静了一阵子,之后,大家开始了自己的理解。
  观点1:目标制定的重点只有执教老师自己最清楚,自己今天要几个有效价值点?就化做几个相应的目标重点,但一般来说也不宜太多,但我想不一定说必须有一个。
  观点2:活动是应该有重点的,而且在目标中要突现,在大教研中不是提到了“目标重点突出,不空乏过大……“(老师开始运用在大教研中习得的经验),但对于“目标中的重点是不是必须是一个”自己感觉不是很清楚。
  观点3:我觉得目标的重点肯定要有,就像在这个案例中,“对鸟的认识“和“折鸟”确实都是重点,只是怎么权衡它们之间的关系而已,所以目标中的重点必须是一个好象有些绝对。
  执教老师的观点:不是说我要刻意地安排一个或者是两个目标重点,而是我觉得都是重要的,无非也是在本次活动中想让孩子多学一点。
  组长的追问: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内容要在本次活动中让孩子去习得?你今天上课使用的时间又是多少?
  …………
  (好象这时的议题讨论氛围浓烈起来)
  观点4:(一个业务能力比较强的教师):目标重点既然被提到了重点的地位,那么肯定在环节中有重要的处理目标的环节,如果目标重点多了,那么肯定在环节处理上肯定要想策略,花时间,不会做得那么深入。在这个活动目标中,老师有两个重点,所以环节中有大量的时间在处理两个重点,如果可以割裂活动的话,好像可以拆分成两个活动,科场领域和美工领域的活动,那就不合适了,所以重点是一个是合理的,如果有其它比较重要的内容也要在本次活动中达成,那么可以融合在活动的过程中,而不必阐述在目标中。
  组长的教研提升:
  Ø 课时的教学目标,应依据学科教学总目标,从三维目标体系加以考虑,但受
  教学内容制约,某一课时不可能涉及和解决学科教学目标全部任务,而只能在某方面有所侧重。想在单位时间内什么都要,用牺牲时间去达成老师高容量的目标内容,不能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与学习特点。

 重点是一个,但是并不代表其它的价值点统统抛去,有时被分解到过程中,
  成为内隐在过程中的小点,不需要在目标中面面俱到地书写出来。
  对本教研环节的反思:
  这样的一个问题看似司空见惯,其实是老师们目前阶段在教学中突出的一个意识上的问题,是被老师们忽视的,所以一旦被当成一个议题提了出来,非常挑战教师的教学专业知识,一开始保持的暂时冷静思考是不可避免的,大家都会用这样的一个问题同自己的教学进行对比,并产生关联,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触及要害的问题,能促使老师真正意义上的思考,随着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始了自己的在实践基础上的论证。对教师有以下的思维冲击:
  1、改变教师对目标重点意识的淡薄
  以往教师们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集体教学活动的教学设计上,而忽视对教学目标的研究。在大教研后,老师对教学目标处于核心位置的意识强化了,也在日常的备案中体现了这一点,在年级组研讨的过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老师的目标意识正在强化。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重点的预设和落实却是一个老师自己也未能察觉的隐性问题,并未引起真正的重视。通过本环节的思考、讨论、碰撞,让老师充分建立了必须预设目标重点的意识。
  2、改变教师的教学大容量环节设计模式
  集体教学活动一般计划性较强,由于目标的指引,老师会把每个具体的教学活动如何进行,使用的策略都详尽的思考设计在教案中。通过在本案例分析中“目标与环节的匹配”地讨论,使老师清晰地发现在目标重点不突现的情况下,活动环节的大容量是怎么形成的,哪些环节是必须的?哪些环节是不必在本活动中呈现的?让老师对这一存在于我们日常活动中的严重问题需马上在今后的活动中加以重视,并且老师们也清楚地意识到“计划赶不上变化”,即使预设的再完美的教案,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出现诸多的问题,如果自己再满满当当地设计,势必会使每一次的活动都在急促、迷糊中完成,这就与我们最初的教学理念发生背道而驰。

【教研镜头二】
  活动的最后环节,让教师查看老师备课本中关于目标重点的问题,让老师们寻找:你能从大家的备课中找到类似于今天涉及到的问题吗?
  老师们哑然失笑:像这样的问题大家都存在,而且每个人在所有的备案中好象还挺多的。
  发现问题1:有的老师重点是表述清楚了,除去重点地表述,其它内容也会无中生有,使目标又变的复杂起来,而且在重点表述中人为地拔高了难度。
  发现问题2:语言组和计算组的老师在重点目标的定位时犯的错误会有异曲同工之处,都会在某一个领域这个问题更突现一点。比如:音乐目标设计的大容量,有时总想演唱了还要表现、欣赏了还要创编等;美工活动中主题谈话讨论占据了活动的大部分环节。
  组长引发深入实践的研究:备课组针对“目标重点如何在环节中有效体现?”进行阶段观摩。
  对本教研环节的反思:
  这是在教研前环节通过案例帮助老师们建立了关于目标重点的一定概念和理论经验基础上的又一次集体检查论证环节。老师们运用刚建立的研究点,马上给了她们论证运用的机会。在本环节中,老师带着理论回归实践,切实有效的寻找到了日常活动的目标重点涉及到的不足,引发老师有针对性的避免和修正。也帮助备课组寻找到下阶段观摩研讨的重点,争取在良性的组内教研滚动中,真正地克服关于目标制定的弊端和不足。

【本次教研专题拓展性研究】
  1、 聆听老师的再思考:在老师们各自的教研记录上贴上教研反馈,包括“教研
  收获”和“问题与思考”,让老师在相应项目地填写下,写出自己真正深入地思考,特别是自己还存有的疑惑和出现的新问题,帮助组长研后验证活动对教师工作的指导性是否增强,研究效果能否体现?
  目前收集到的教师研后收获是:
  Ø 对预设目标重点的重要性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Ø 知道了活动容量和孩子学习特点之间的关系。
  引发教师的问题与思考是:
  Ø 如何判断一次具体的教学内容的真正价值,并化做目标重点是比较难
  的,如何对价值点有效把握?是否可以探讨一下?

【备课组修正案例目标】
  针对案例中目标重点不突出,备课组从“目标制定如何进行一思、二定、三斟酌?”进行目标的调整。
  一思:活动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但从本来的目标制定来看出现了两个纬度,一是科常方面的啄木鸟知识,(也就是包含了主题站点中关于啄木鸟的知识经验),还有就是美工的落脚点,要折出这只啄木鸟,所以不仅目标重点多了,而且目标中的结果意识很强,反映在过程中就是大容量和教的痕迹重。所以备课组修正目标时对这个教学内容进行了反复的思考,如何体现本次活动的价值?如何将集体活动中折纸的价值与区角中的折纸游戏区别开来?具体是指:
  Ø 应该通过这样的一个集体活动,不是单方面地教会孩子折鸟,而应该给孩子
  一种方法,一个思考,促使它能在今天的活动后,对折纸中的一些方法可以关注、运用及变通。
  Ø 观察、耐心做事的习惯和同伴间的互助应该是大班孩子学习能力地体现,而
  在此活动中如何在目标体现出来显得犹为重要。
  二定:从以上这两个纬度一开始制定了以下目标:
  1、观察步骤图,感知并了解步骤图中符号的意义。
  2、尝试折啄木鸟,体验探索后获得成功的快乐。
  三斟酌:
  Ø 目标重点是否突出了,有无空泛过大?发现第一条中可以将“观察步骤图”,
  更明确地改为“仔细观察折纸步骤图”,将“了解步骤图中符号的意义”改为“了解步骤图中不同符号所表示的意义”,这样针对性就更强了。
  Ø 目标的适切性、挑战性是否符合了大班年龄段的孩子及发展所需?目标中
  “同伴间的互助”也应该体现出来。
  Ø 目标的三维特征是否体现有效整合?讨论中发现“尝试折啄木鸟”这一点是
  过程性的内容,而且活动中并不是一定要孩子折成啄木鸟,而是在折纸过程中去感悟方法,所以将“尝试折啄木鸟”又改为“在折纸过程中”。
  Ø 目标的文本结构、表述上是否简洁、明了是最后去验证目标的一个步骤。

【组内教师进行再实践】
  作为组长,教研后的实践引领是增强老师实践信心与能力的一种很好的途径,所以自己承担了本次活动修正目标后自行再设计实践的任务。从实践的过程与效果来看,给老师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1、关于目标的制定
  从目标的制定来说,由于分析了教学内容,又分析了孩子,从目标制定的“一思、二定、三斟酌”来仔细目标后,目标制定还是非常适切合理的,重点突出,且能关注孩子的能力目标。
  2、关于重点目标的达成
  在重点目标地的达成上,有效地采用了一些策略,使得在层层递进中让孩子一步步有挑战,又一步步解决挑战。对其中的具有代表性的步骤图进行讨论时,孩子们能从单一的符号意义进入到平面图中符号起到的作用进行观察讨论,为孩子的自主观察探索奠定了基础。
  3、变通折纸的情趣性
  活动最后孩子们折成一只什么鸟并无所谓,关键过程中孩子们是如何观察探索的,进而是否可以灵活变通。灵活变通变成一个不同姿势的鸟的环节设计既体现了达成目标重点,孩子们又很感兴趣。大家觉得如果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原本对一件他们不感兴趣的活动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保有很大的乐趣,活动的意义就被提升了,目标的最终最终价值显形而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重新审视本次教研】
  1、教师的目标制定有明显的提高。
  具体体现在目标的制定深化、细化,情感、技能、能力等目标比较好的把握;在具体的环节设计时能围绕目标,并在过程中从目标到环节会自己梳理出来,重点开始清晰,也有一定的涉及重点目标问题、手段等的指导策略了。
  2、年级组教研有效地呈现推进性。
  大组提供了方向后,作为组长目标明确了,再加上业务园长有研前地指导,对年级组来说更有信心了,在教研实例中我也发现老师们在具体问题的研讨中也有话可谈了,在教研中呈现除了积极地教研氛围,确实对继续研究推进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在组内也自行构成了一个完整、和谐、健全、深入的研讨体系。
  3、老师积极参与备课实践体现良好教研热情
  因为教研更突出了实践,所以对老师实践地提供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这样的研讨方式,使老师没有背负任何的思想负担,老师能积极参与到其中,大家也有一种验证教研成果的信心。
  4、三段式教研的优势充分体现
  整个教研活动实际活动下来,发现三段式教研对教师们专业水平的提高的确有着其他教研模式不可替代的推进作用。具体体现在:由于活动的点比较小,研究的点挖得深、研讨点附注实践时的时间和空间非常充裕,研讨中教师对教研内容的思考比较深刻,收获较多。过程中每位教师针对实例进行针对性讨论,而且易对问题达成共识,提高了自己的日常教学水平。而且在年级组研讨中,教师对具体问题、现象能深入研究,但是对于当场即兴修改与实践方案表现出了有难度,将这方面的内容放在备课组既解决了这个矛盾,又保证了研究时间的充裕。


看完本文后
0 0%
0% 0
在线咨询
惠老师沈老师
任老师李老师




/UploadFiles/2014-05/wangdawei/12112.jpg

报名就送夏令营优惠活动火热进行

报名就送夏令营优惠活动火热进行中!...[详细]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北京宏博幼师,是国内高端幼儿师资培训机构。
查看报名流程乘车路线